近期,省野保站组织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相关团队,对全省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情况开展联合调查。调查团队在常州市溧阳山区发现一种野生兰科植物,经鉴定为兰科独花兰属植物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这是该种在常州市的首次发现,属于该地区新记录物种,同时也是江苏省内独花兰第二个分布点。
独花兰是兰科独花兰属的单种属植物,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该种在兰科植物中起源古老,在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已被列入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级别为二级。
据专家介绍,独花兰由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钱崇澍教授于1935年发表,模式标本由陈长年先生于1931年4月采自江苏句容宝华山。文献报道该种分布于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甘肃、陕西、重庆、四川等地,但是该种植株矮小,通常见于林下腐殖质丰富的生境中,种群规模较小,种群数量不大,成为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的“濒危”等级物种。据历史资料及近年调查,独花兰在江苏境内仅见于镇江句容的宝华山,其野生种群数量稀少,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这次溧阳独花兰野生种群的发现,增加了独花兰在江苏的野生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扩展了独花兰在我省的种群分布范围,为我省的兰科濒危植物资源的本底增添了一份宝贵的种质资源。
下一步,我省将对调查中新发现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分布点开展植物保护小区建设,通过设立标示牌、安装视频监控等措施加大监测、巡护和宣传力度,以便更好地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